《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春天作为充满生机与变化的季节,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探索素材—通过感知春日的人、事、物,幼儿能直观感受自然界的变化,萌发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基于此,围绕“探秘春日的缤纷万象”主题,幼儿园开展了主题前审议。此前,各班已通过班级审议梳理出幼儿兴趣点,形成了如“花田趣事”“蝴蝶探春”“邂逅扎染” 等各具特色的班级子主题。本次审议旨在结合《指南》要求,从“观察与欣赏变化”“探索与发现奥秘”“操作与体验快乐”“迁移与创造美好” 四大脉络出发,整合课程内容、资源与实施方式,确保主题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小组研讨中,各班围绕班级探究重点,预设了清晰的主题课程脉络与具体活动。为激发幼儿兴趣与参与度,教师们提出多元支持策略:一是创设沉浸式环境,如“春天的田野”情境、“春日花园”角落,搭配自然元素装饰与主题角布置;二是采用游戏化学习,设计“野菜大搜寻”“春日寻宝”等任务,通过角色扮演(“小小厨师”“蝴蝶蜕变”)增强趣味性;三是强调多感官体验,鼓励幼儿通过观察、触摸、闻味等感知春日,并以图画、手工、舞蹈等方式多元表达;四是注重问题引导与探究,结合“为什么春天花会开”等疑问,推动幼儿通过实验、查阅资料自主寻答案;五是联动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采摘、制作等活动,延伸教育场景。
本次主题前审议明确了《探秘春日的缤纷万象》的实施路径,各班基于幼儿兴趣预设的活动脉络,既体现了自然教育的核心,又兼顾了领域融合与幼儿全面发展。教师们提出的环境创设、游戏化学习、多感官体验等策略,为主题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后续课程实施中,需始终立足幼儿视角,动态调整活动内容—在观察幼儿探究过程中,及时捕捉新的兴趣点,灵活拓展活动深度;同时,持续挖掘游戏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玩中学”中深化对春日的认知,发展观察力、创造力与合作能力。期待通过师幼共同探索,让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美好,真正实现“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