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落实《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与《小学适应指导要点》,助力幼儿平稳过渡到小学,我们开展了“班级环境创设助力幼小衔接”研讨活动,并学习了杭州市培红幼儿园陶文化环境创设经验,收获颇丰。
首先通过学习《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与《小学适应指导要点》后,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创设对幼小衔接的隐性支持作用。在身心适应方面,班级可创设温馨角落,张贴可爱卡通形象、励志标语,缓解幼儿入学焦虑,让他们在熟悉亲切的环境中保持积极情绪。生活适应上,设置“自理小能手”区域,投放系鞋带、叠衣服等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操作,逐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领域,打造“班级公约”展示墙,幼儿共同参与制定规则,增强规则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学习适应中,创设“探索小天地”,放置趣味拼图、数字卡片等,激发幼儿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他们从游戏探索向课堂学习过渡。环境创设如春雨润物,在潜移默化中助力幼儿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多方面准备,实现幼小平稳衔接。
其次我们学习了杭州市培红幼儿园以陶文化为特色,通过环境浸润有效培养幼儿责任感,其经验值得借鉴。园内设置“陶艺任务墙”,将陶艺创作拆解为不同任务,如揉泥塑形、工具整理、作品养护等,幼儿自主认领并记录完成情况。像制作陶杯,幼儿需负责揉出合适软度的泥团、塑形后清理桌面、烧制后小心摆放,在一步步完成任务中,他们学会对自身行为负责,懂得了“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任务要完成”。“时间管理角”也融入陶文化元素,摆放沙漏、陶制计时器,旁边张贴陶艺制作流程图与时间安排表。幼儿在制作陶艺时,要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各环节,如30分钟塑形、15分钟上色。这种时间约束让幼儿逐渐形成时间观念,明白“做事情要按时完成,不能拖拖拉拉”,进而学会对自己的时间负责,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
这次研讨活动让我们明白,班级环境创设可不只是布置教室,更是要传递教育理念。以后,我们会继续挖掘身边的文化资源,把环境创设得更有意义,用文化滋养孩子的心灵,用责任培养助力幼小衔接,让孩子们能顺利地走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