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永平教授说过:“课程审议是一项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一项充分体现教师专业自主的工作,也是一项能充分反映并有力提升教育专业水准的工作,还是一项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工作。”有效的后审议,会成为后续开展同类主题的重要课程资源,为儿童后期发展方向提供有力依据,成为提升教师总结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前审议之后,为促进教师对课程审议的完整经验,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实效,我们开展了“迷彩童心 强国有我”主题后审议活动。
首先,各班教师围绕“复盘、反思”两个关键词展开,以思维碰撞的方式进行了原有活动内容的梳理和调整,结合儿童的经验,从寻找儿童的兴趣点、生长点、问题点出发,围绕“把握核心,研议主题——共话对策,寻点跟进——回溯反思,链接发展”三个点对主题目标、活动内容及实施途径进行了反思总结。老师们条理清晰且有深度,为日后课程的开展找准了方向,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主题课程分享后,教师们就围绕“基于《迷彩童心 强国有我》课程视角下,幼儿获得了哪些经验与生长”这个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老师们畅所欲言,大家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交流解决的措施并认真记录。通过讨论与交流,大家对主题与幼儿生长的链接点、契合点、推进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后审议活动,帮助教师再次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了课程执行力。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要把孩子放在课程的中央,只有让孩子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课程,才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最有价值的课程。要聚焦问题深入开展,落地化地做“真课程”。
有效的课程审议,能成为支持儿童深度学习的推手,让课程真正成为儿童有效成长的载体。因此我们始终坚持预在主题前、行在主题时、思在主题后,保障主题实施的有效性。我们也将带着收获前行,怀揣憧憬扬帆起航,与孩子、与课程一起拔节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