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衔接,研思共长——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活动
2025-07-31
2

科学衔接,研思共长——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活动

本次“科学衔接,研思共长——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教研活动,旨在深入探讨幼小衔接工作,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奠定基础,采用阅读、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形式有序推进。

活动伊始,主持人阐述了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本质区别。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聚焦于幼儿能力的多元化发展,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培养幼儿探索、认知等基础素养;小学则侧重于正规课业学习和静态知识传授,要求幼儿具备自主学习与专注能力。这一开场明确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为后续研讨提供了清晰方向。

教师们紧密围绕幼小衔接工作误区进行发言。部分教师指出,存在过度强调知识学习,却忽视幼儿学习兴趣培养的现象。这可能导致幼儿入学后,降低学习积极性。还有教师提到,幼儿心理适应方面的工作存在短板,未充分关注幼儿面对新环境可能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影响其入学后的心理健康。同时,老师们就 “幼小衔接工作中重视与轻视方面” 展开深度探讨。有的小组表示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通过制定班级规则、开展规则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并遵守规则,为小学课堂纪律遵守奠定基础。在小组分享环节,教师们交流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有的教师分享创设 “小学体验日” 活动,让幼儿模拟小学作息,提前熟悉小学学习节奏。还有教师强调家园共育的重要性,通过家长学校、亲子作业等形式,指导家长在家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如固定学习时间、整理个人物品等。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明确了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心理适应等多维度的过渡。教师们认识到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避免过度小学化倾向,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积累了大量可操作性强的幼小衔接实践策略。从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如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教授知识;到班级管理策略的优化,如建立合理班级规则体系;再到家园合作模式的拓展,如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家长培训活动等。这些策略为今后的幼小衔接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

通过此次教研,教师们将深入整合本次教研中形成的有效策略,融入日常教学计划。持续关注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进一步加强家园合作,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幼儿顺利开启小学学习生活保驾护航,助力幼儿在新的学习阶段健康、自信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