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
二、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
教师讲解《端午节的传说》,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确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阴历的五月五日,就定那一天为端午节。端午节正处于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也是百毒、虫类繁殖之时,人在这一时期较易生病。因此,人们通常会以饮雄黄酒、悬挂艾叶菖蒲、戴香囊等各种传统习俗祛病消灾。如能善加利用这些习俗做法,端午就能成为养生的好时节。小朋友们,端午节快到了,我们会做些什么活动呢?外出游玩怎么做?吃粽子要注意什么?戴香囊有什么讲究?
三、出示PPT,共同学习安全小知识。
1.防溺水安全: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2.饮食安全:端午吃粽子是我国流传千年的传统习俗,健康人群都可以适量食用。一次不宜吃太多,以免造成消化不良。不要吃没有加热的粽子,冷粽子更难消化。避免空腹或睡前食用粽子,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影响消化。吃粽子时不宜搭配冷饮,以免影响消化。
粽子的主要成分糯米属于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黏性较高,使人升血糖也较快,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和消化功能不佳人群应少吃或不吃粽子。
四、教师总结: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吃粽子、赛龙舟、外出游玩……这些活动都要注意安全,尤其要关注防溺水和饮食安全问题,让这个节日成为一个快乐、安全的日子。